板栗味道甜美,营养丰富,深受普罗大众的喜爱,是街头小巷常见的休闲食品。但是,板栗的生长过程却并非一帆风顺。在板栗生长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侵害,比如一些害虫的侵袭,这些害虫啃食板栗的果实或是其他部位,造成板栗不能充分吸收营养,影响发育过程,导致板栗质量不好或是减产。在板栗种植期间,种植者会采取一些措施来预防并治理病虫害,已达到让板栗良好生长的目的。目前,板栗种植者在应对病虫害的过程中针对不同类型的病虫害,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下面傻栗记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一下板栗种植过程中如何防治虫害吧。
一、栗实象鼻虫
栗实象鼻虫又称栗象虫,以幼虫在栗实内蛀食,形成较大的虫道,粪便排于虫道内,不排出果外,被害果实易霉烂变质,失去发芽能力和食用价值。成虫出土后取食棘叶,白天在树冠内活动,交尾后产卵,在幼果上刺孔产卵,每果产卵1粒,偶有2~3 粒。卵期8~12天,幼虫孵化后蛀食果实,为害期30天,老熟幼虫脱果入土越冬,以8~10cm深处为多。
栗实象鼻虫在板栗种植产区分布很普遍,成虫危害幼栗苞、嫩枝梢;幼虫危害栗实,被害栗实充满细锯末状虫粪,常在短期内将栗实蛀食一空并诱致菌类寄生,引起栗实发霉腐烂以致采收后难以贮藏运销。
防治方法:
1、加强管理
加强栗园管理,改善栗园环境条件,清除板栗以外的寄生植物,结合冬季深翻10- 15厘米杀死越冬幼虫。
2、减少虫源
及时彻底采收成熟栗实减少幼虫在林地脱果入土,基本做到树上打光地面拾净。同时将脱落的空苞集中烧毁消灭虫源。
3、栗苞薰蒸
方法是在地上挖一坑,大小根据栗苞多少而定。坑的内壁用硬物锤光为薰蒸坑,把当天收的栗苞倒入薰蒸坑内,装满后在距四角25厘米的地方和中央用尖头棒向下扎五个孔深达坑底,然后在坑的上口四周用稀泥模上。按每立方米用磷化铝6片,在所扎的5个孔中分别投入药片,迅速盖些树梢或草杆,然后再盖上事先备好的0.18毫米厚的塑料薄膜,与四周稀泥压实防止漏气,在薄膜上再盖一层草杆或树梢遮荫。也可把栗苞直接堆放在水泥地面上,然后插孔、放药、上面覆草后用彩条塑料布捂严并用泥土压实四周。薰蒸30个小时后揭去薄膜,散气24小时后即可脱栗。
4、栗实薰蒸
将栗实倒入水泥池内或木筲、瓦缸内,在气温15- 20°C以下每立方米投入磷化铝6片,用0.18毫米薄膜严密覆盖,薰蒸24小时后揭去薄膜散气24小时。
栗实蕉蒸注意事项:
(1)磷化铝片不要与板栗接触,否则接触部分发黑影响商品价值,可将药片用纸包好后投入孔内;
(2)磷化铝片不要集中成堆投入否则易燃烧起火;
(3)不能在人员居住室内进行以防中毒;
(4)薰蒸的栗实7天后方可食用否则易引起中毒。
二、剪枝象鼻虫
该虫一年发生一代,在6月中、下旬成虫产卵于幼苞内造成早期落苞,卵经5一7天孵化,幼虫在落苞内发育1个月于8一9月入土过冬。
防治方法:
1、烧毁幼苞
6—7月间及时拣拾被成虫咬掉的幼苞3一4次集中烧毁。
2、铺膜灭虫
利用此虫的假死性,在地上铺一塑料薄膜,振动树枝,消灭成虫。
3、减少虫源
冬季深翻栗园15—20厘米杀死越冬幼虫。
三、栗瘿蜂
栗瘿蜂也叫栗瘤蜂。此害虫在板栗种植产区普遍发生,被害枝条形成不规则的椭圆形瘤,使叶片畸形枝条细弱,小枝当年枯死,由于不能抽出新梢不仅当年无果实,也严重影响次年的产量。该虫一年发生一代,以幼虫在芽内越冬,翌年4—5月越冬幼虫开始活动取食,随芽梢生长逐渐形成虫瘤;初形成的虫瘤绿色,后变为红色、以至褐色的干枯瘤。
防治方法:
1、加强修剪
在冬季剪除树冠内的纤弱枝及有虫癭的枝条,消灭芽内越冬幼虫从而改善树冠通风透光状况;加强抚育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虫能力。
2、摘除虫瘿
虫瘿形成后至成虫羽化前(约在6月以前)摘除新虫癭。
四、天牛
主要有云斑天牛、黑星天牛、星天牛和桑天牛等,以幼虫蛀食树干,造成各种形状的隧道,导致树势衰弱甚至死亡,成虫啃食枝条皮层。
防治方法:
1、捕杀幼虫
在成虫活动期捕杀成虫,检查树干,发现卵粒及时刮除杀死,用细钢丝做成铁钩杀隧道内的幼虫。
2、农药熏杀
用80%敌敌畏乳油10倍稀释液浸棉球,注入隧道内,并用泥封口熏杀幼虫。
以上就是关于板栗种植过程中如何防治虫害的简单介绍。通过上文可知,对于板栗虫害的防治主要在于加强园区管理和灭杀幼虫,前者是提高板栗自身的抗虫性,后者是消灭害虫源头,减少害虫数量。选择优质板栗,首先要选择管理完善的种植区域。傻栗记坚持原产地采购,在的京东板栗种植区——河北省迁西县建立农户合作社,选择当地管理条件好的种植户,精挑细选,为消费者提供美味可口的新鲜板栗,欢迎有意向的顾客购买品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