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
板栗原产地,也是板栗种植大国,早在半坡新石器时代就已存在板栗的采食活动,距今已有六千多年的时间,在两千五百年前的《诗经》中就有关于板栗的栽培记载。在漫长的种植、食用过程中发展出了许多新的板栗品种,丰富了板栗的多样性。除了新鲜生板栗,如今还有糖炒板栗、板栗酥、板栗饼等各种加工食品供人们享用。优质的板栗味道甘甜,口感酥糯,是好的原材料,而板栗的品质好坏与其栽培技术息息相关。那么,在板栗栽培过程中都有哪些要点呢?傻栗记小编为大家分享一下板栗栽培有哪些技术要点吧。
一、育苗选择要点
选择苗地,必须考虑地理位置,地势、土壤和灌溉条件等因素,有利于培育壮苗,嫁接板栗的砧术均用本砧,采自充分成熟、种仁饱满,中小粒栗果作种子,为培育壮苗打下良好基础。板栗过去大多沿用实生繁殖,结果晚,产量上不去。现在提倡嫁接繁殖,结果早,产量高,为广大果农所接受。
二、园地选择要点
板栗耐寒、耐热、耐早、耐瘠薄土质,抗病虫害,适应性广,只要光照充足、板栗大多种于丘陵山地25°以下的丘陵山地,随地势开挖深、宽各1 m的环形水平沟、表土放在上沿,回填时从上沿刨土,将表土、杂草填于沟内,下沿30 cm厚的土埂,拦截降水,回填后田面保持2 m宽。排水性能良好的微酸土壤,山地、坡地均可栽植。
三、整地要点
应因地制宜整地,分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2种。全面整地适用于山地、丘陵等,栽前包括深翻改土、松土、除草及间作其他作物等,树下间作豆类等矮杆作物,每年除草松土3~4次,保持土松草净。
四、定植要点
板栗定植时间为11月下旬落叶后~翌年3月中旬,适宜时间是11~12月。选用优质壮苗、合理密植,用2年生壮苗,要求基径1 cm,苗高1 m以上,无病虫害,根系完整。定植时视土壤、品种和栽培水平而定。
五、施肥要点
1、肥料种类
果树栽植后的、2年间,可间种豆类、绿肥、土豆等作物熟化土壤,提高肥效。
2、施肥时期
花前肥,在4月上、中旬进行,以氮肥为主,配合磷和复合肥,成年树每树施尿素0.5 kg,以促进新梢生长和花芽分化。
果实膨大肥,在7月中、下旬施,每株栗树施尿素0.5~1 kg、过磷酸钙1.5 kg、氯化钾0.5 kg,并结合数次根外追肥,可用0.3%磷酸二氢钾。
采后肥,在10月上、中旬施用,采收以后,深翻施入基肥,每株施腐熟有机肥和绿肥100 kg,并结合施些磷肥。
3、施肥方法
土壤施肥方法有环状施肥、放射沟施肥、条沟施肥、全园撒施和结合深翻改土施肥等。根外追肥具有用肥量少、养分吸收运转快,肥料利用率高、操作方便等优点。主要在花后、幼果期、果实膨大期,以及花芽分化期等生长发育时期进行。
六、整形修枝要点
板栗以疏散分层(延迟开心形)、自然开心形、基部三主枝半圆形为主。幼树修剪主要是定干造形,一般定干高度80~ 100 cm,在整形带内留3个方位角各120°的主枝,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延长枝、二层主枝等枝群,成年树修剪侧重培养丰产的群体结构,调节生长与结实的矛盾,修剪的枝梢,视不同情况具体掌握。整形修剪分为夏剪和冬剪。
七、病虫害防治要点
板栗常见病虫害主要有栗白粉病、栗大蚜、桃蛀螟等。在抓好农业防治的基础上,及时清除地内杂草、病叶,并集中深埋处理,加强培育管理。辅之以化学防治。因地制宜开展化学防治,采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八、采收要点
栗果成熟的特征是:刺苞由绿转为黄褐色,针刺枯焦,栗果渐呈褐色,栗肉饱满坚实。采收过早,水分多,难贮藏;过晚采收,则总苞开裂,坚果脱落。采收宜选择睛天进行。
以上就是板栗栽培有哪些技术要点的相关内容介绍。通过上述内容可知,要想收获品质优良的板栗,需要做好上述八点,在栽培过程中全面把控技术要点,才能得到好的板栗。傻栗记在优质板栗产地——河北省迁西县建立农户经营合作社,收购优质新鲜板栗,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味道甘甜、营养卫生的产品,欢迎有意向的顾客品尝。